宫廷如此看重簪花,民间更是推波助澜,蔚为风气。每遇佳节,无分男女老幼,都一律戴花。如农历三月三日,男女皆戴荠花。谚云:“三春戴荠花,桃李羞繁华。”重阳节,男女皆鬓插菊花。九月九日,登高宴饮必簪菊花。据文献记载,洛阳以产牡丹闻名,春时城中不分贵贱都喜欢插牡丹花,虽挑夫亦然。
花市
中国古代,城里很早就出现了以营销花卉为主的市场,称作“花市”。花市一般起于百花盛开的春光时节,花市里繁花飘香,人来人往。
在唐代,最为繁华热闹的要数京城长安的牡丹花市了。白居易《买花》诗:“帝城春欲暮,喧喧车马度;共道牡丹时,相随买花去……家家习为俗,人人迷不悟。”买花者有的是乘着车马而来的富豪士宦之家,更多的是平民百姓。由于售花利润丰厚,城中居民多有从事此业的。每至花时,他们在街上辟出空地一方,周围护以篱栏,上面张以幕布,从市郊城外的花农那里买来含苞待放的花卉,移植地上或盆中,精心护持修剪,叫市待买,形成特有的街市景观。
古代的花市,最著名的有二月花市、八月桂市、十一月梅市等。其时,大街小巷,搭棚设台,盆盎胪列,瓶罍满架,繁花凑集,千姿百态,全城沸腾,万民游观,真良辰美景、赏心乐事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