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谷歌上发现了一点:
以太网帧有8字节前导,6字节源和6字节目标mac地址,mac类型为2字节,4字节CRC。假设MTU有效负载为1500,则总字节数为1500 +8+6+6+2+4= 1526字节。现在,在每个帧之间有一个12字节的帧间隔,构成每个帧之间9.6微秒的间隔。这是必不可少的,这样框架就不会混在一起。因此,每个帧离开主机的总大小是1538字节。因此,在10 Mbps速率下,帧速率为10 Mbps / 1538字节= 812.74帧/秒。现在我们可以找到链路的吞吐量或效率,以传输1500字节的有效载荷。通过将帧速率与有效负载的字节数相乘。所以效率= 812.74 * 1500 *8=9752925.xxxxxxbps,效率为97.5 %(与10 MBps相比)
很有趣而且解释得很好。
来源